中医的语言认同

中医的语言认同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语言认同

记得有一次有个学生问我,你认为黄帝内经的英文翻译怎么样?我想了一下就很
不好意思地回答他说:说真的,我还没有看过什么黄帝内经的现代中文翻译本,
更不用谈英文本了.第二天,我去了哈佛燕京图书馆先从流行于西方多年的”老子”
看起,查看了道德经的英文翻译,发现不少于上百版,真可谓是见仁见智甚至还有
很多以诗歌格式翻译版本.真是令人大开眼界.这么多的不同版本有一个共同点,
就是用现代的语言(现代教育下成长的人可以看懂的语言)来解释老子的原意.

回头有看了些中文版就更有意思了,不用说是词句的不同,连标点符号都有不同的
争论.至于移上挪下,断章取义就不可胜数了.从最早韩非子的解老,喻老到近代各家
的道德经新译,真可谓是百家争鸣令人眼花缭乱不知道从何处着手.唯一可以做的
就是重读原版本,按照自己的哲学概念去理解.

想必是”黄帝内经”的翻译一定比道德经更为精彩,查看了几本不同的翻译本后也
就兴趣索然了.此类属于 “原理论”文字描述的本身就注定了有见仁见智的理解,
这种现象还出现在其他 “原理论”书籍的翻译上如:佛经的翻译,圣经的翻译等等..
也就是从对 “原理论”的理解和所创建的不同宗教.关键是对语言的认同.

中医的语言和现实生活中受教育者所掌握的语言有很大的差别,这个差别不但表现
在用词,而且与科学的普及有很大的抵触.这就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中医显得那么
苍白和容易被误用而且还找不出问题.其实医学完全可以用同一种在现代教育下大家
都懂的语言,尤其在对患者的抢救中显得更为重要.

美国的许多中医,和其他的替代医学方法都用同一种语言表速,用一种大家都听的懂
的语言和都能容易辨别真假的语言来描绘中医的工作途径,就很容易被人接受和理解.
为什么不愿意做语言的改革工作呢? 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上百种的回答,我认为从好的
方面来说是保护文化传统性而不被外来文化破坏,从坏的方面来说就和算命先生一样
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都不明白的”中医”,说真的, 我做了30年中医就很
惭愧,真的不知道中医是什么.

中医与西医
作者:坐影
1978年,正当我要参加高考时,却越来越感到自己头闷、心慌、夜不成寐,
昼不思食,读书时注意力集中不起来,对一切都丧失了信心。有人对我说,你患
的是一种慢性病,看西医没有用,只有长期服用中草药慢攻,才能把病根除掉。
于是,我慌忙四处求医,各种处方都用过了,但病情却有增无减。从上大学到参
加工作后的五六年内,我所求的名中医不下十个,吃过的中药大概能装半卡车,
但病情还是没有减轻。我想,这样的“慢攻”未免也太慢了,若慢到我的宝贵年
华已过生命结束时才能解除我的痛苦,那还有什么意义呢。我开始对这件事进行
认真反思,一个个中医大夫们的形象在我脑海里浮现出来——他们大都少言寡语,
动作缓慢,态度温和,面部表情很少变化,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。他们
观察我的气色和舌态时微睁双眼,然后立即闭目继续“问、闻、切”,似乎是与我在
猜心思捉心理迷藏。有的说我阴虚,有的说我阴浮,有的说我阴虚阴浮,
有的说我阳虚阴浮等等,真是五花八门,令人莫衷一是,愈益困惑。阴为何物,
阳为何物,我看不见摸不着,也无法借助科学仪器观察到,因而难以确信谁的判
断是正确的。但是,他们都认为自己对病情的认识是对的,绝对没有错的;当我
告诉了其他大夫的相反意见后立即就会引起他们的否定,甚至认为我没有早点来
这里而服用其他人的药反而使病情加重了。他们互相攻击互相否定,且意见如此
对立,使我感到许多尖锐对立的药性在我体内已厮打成了一团。正确的答案只能
有一个,但正确的答案怎么去找,它到底藏在哪里?我联想到过去的邻居李大妈,
她患了肺气肿,今天吃了张大夫两副药病情减轻了,明天又吃了王医生几副药病
情减轻了,可是到头来还是被肺气肿夺去了生命。说句实话,我听说过中医中草
药治好了许多人的病,但至今没有亲眼看到过一个人的病是被中医治好的。对于
耳朵和眼睛来说,我更相信眼睛。在此路不通的情况下,我只好尊重眼睛看到的
事实去求西医。几家门诊部一致认为我患了神经衰弱,因患病时间较长,建议住
院治疗。在医院里,医生们给我做脑电图、心电图、测体温、量血压、化验大小
便等,之后,认定了我患的就是神经衰弱症,并针对我的情况指出,这种病是由
于长期学习工作紧张,生活不够规律造成的;只要心理放松,适当加以锻炼,严
格要求自己,并适当以药物配合逐渐就会好起来。两个多月后我出了院,阳光是
从未有过的灿烂,天空是从未有过的碧蓝,红花绿叶,水喧鸟啼,生活格外美好!
我睡得熟,吃得香,走路时总想飞起来,浑身上下充满了激情与活力,仿佛是从
地狱里升入了天堂——我获得了新生!
上述事实和感受只是我个人的,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,中医学是我们中华民
族的宝贵文化遗产,它能够存在和流传本身就说明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。必
须承认,我们的祖先对药性和病理的发现与认识具有很多独到之处,但就整个中
医理论和实践来讲仍处在经验层次上。我认为,一项研究和成果要能够称之为科
学,必须具备两个条件:合理严密的理论体系;能够证实同时能够证伪。所谓合
理严密的理论体系,即必须以观察试验以及通过其它途径获得的经验事实为逻辑
的推论,最后回到经验事实,形成一个“自圆其说”的系统。所谓的证实与证伪,
即一切判断和结论最终都要回到观察和实验,通过清晰的指标和客观事实来验证,
不仅要能够证明该判断的真假。
我们的中医理论是在古代“阴阳五行”的理论模式上建立的,不是以经验事
实为基础,而是将经验事实纳入到一种预先的理论中对此做出说明与解释,并蔓
延到所有类似的经验事实中中去。阴与阳分别代表着宇宙间相互对立的两种物质,
即阴阳二气,“二气感应以相与…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”(《威·彖传》),这就是说,
万物的产生、变化都是这两种对立的物质交配、交合、交接的结果,人体当然也不
例外,因而人体的病变也是阴阳二气的作用所致;只要调节平衡阴阳,身体就能保持
健康。《尚书·洪范》中记载的五行,是现象世界中的五种物质;一日水,二日火,
三日木,四日金,五日土。水日润下,火日炎上,木日曲直,金日从革,土爱稼穑。
它们不仅标志着这五种属性间普遍联系的五种能力,即“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
土生金,金生水”。一切都取得了五行的属性,甚至社会的演进也显示着五行的生克
循环流转,人的生命状态也依赖于五行的平衡变化。中医的脏腑理论表明:肝属木,
心属火,脾属土,肺属金,肾属水,脏腑的关系,也是据五行生克的理论来推衍的。
因而明阴阳辨五行,正是中医所谓的辩证施治的基本原则。且不说阴阳五行间的内在
作用与联系是否符合宇宙间的普遍联系,且不说这一哲学意义上的理论模式本身是否
与客观世界相统一,就中医理论来说,不以经验事实为逻辑起点而是套用一种理论
模式进行衍化,一开始就失去了科学基础。阴阳等概念指谓混乱,无法界定。以它们
为“基石”营建的理论大厦又怎么能够严密合理呢?由于中医理论不是以大量的人体
解剖学知识和临床观察到的事实为起点的,因而它不可能返回到具体层面上解决大量
问题,中医无法明确具体地指出患病的位置、状态、性质、程度等,只能根据自己的知识
和经验猜测玄想病情,得出一个笼统的或模糊的结论。这个结论的主观性随意性是显而
易见的,是没有外在的标准,因而无法得到验证。但西医则不同,不仅能够明确指出
症状、部位、性质等等,而且还能具体地指出患病的原因,西医对疾病的认识判断是
可以证实和证伪的,例如量血压、测体温、化验等都有具体清晰的指标来说明问题,
所得出的结论具体明确,无可辩驳。从思维方式上讲,中医理论及实践是整体模糊
思维方式的产物,这种思维方式的特怔是重直觉而缺乏理性分析,注重对事物的整体性
把握但清晰度准确度极低;而西医是精确分析的思维方式的产物,人类已拥有的科学
成果基本上是由这种思维方式决定的。它通过对事物的不同侧面和部分进行定量定性
分析,再经过综合概况,然后得出结论,显然,这种结论确切的,比模糊思维产生的
结论具有可靠的根据。虽然这种思维方式也具有其局限性,已受到了更高一级的思维
方式的冲击,但毕竟要比整体模糊的思维方式高出一个层次,因而其产物更具有科学性。
我的一位同事,患了肝病,他不相信西医,天天找一个远近有名的老中医看
病,那老中医说,我治好过无数个人这样的病,许多省上的大领导都来我这里治
病,而且说得有名有姓的,所以他信了。
他花了不少钱,天天煎中医药,把整个楼道里的空气都变成了中药味,他一
走过来,大家就会闻到他满身的中医味。可是两三年下来,他的病越来越严重,
最后才不得不送到西医医院里,但医生说病已耽误,到了后期,结果不几天他去
离开人世,年仅三十二岁。
这个同事和我关系很好,我曾多次劝他要相信科学,赶快去大医院去治,他
不但不听我的,反而用他的一大套理论,说明我说的话都是谬误。我看他面色如
土,长期呆在家里煎中药喝,但两三年的时间,我想不通他为什么一点也不对病
情反思呢?为什么不试着改变其它治疗方法呢?这时候发现,一个人的观念死了,
他基本上就死了。
也许他的病是不治之症,中西医都没办法,但大医院里有那么多科学仪器,
有那么多医生,他偏不信,偏偏要把自己的命交给一个人,那人说啥就是啥(结
果他的“保证”也不算数了),这样的人(他是大学文化程度)怎么固执怎么糊
涂到这种地步呢?!
我前面已说过,处经验层次上的中医不是一点不能治病,也不是没有一点调
理方面的“食疗”作用,但它不是科学,没有达到科学的层次和水平,所以他远
没有西医可靠,确切,对病情把握准确,治疗手段多。因此,有病一定要相信科
学,去看看中医也可以,但还是要到大医院里去。
希望人们都能看这样一个事实:那些鼓吹(不是提倡)中医的人,包括大领
导人物他们有病时一般都去哪里治疗?
我举这个鲜活的事例并不要碰中医的饭碗——真正的好中医在现代来说应该是有
科学头脑和科学精神的,他们敢于面对自己,面对自己所学的专业,面对传统,有所
继承有所扬弃,有所扬弃有所创新,使中医学回到科学的轨道上来,这样,中医学才
能得以提升——这样的中医也一定不是那些一般化——总担心丢了饭碗的庸医。